經常遇到很多寶寶的家長會抱怨小孩都不吃飯,而且曾經有一個上午陸續十幾位都這樣的問題。做完生長評估發現體重大部分都在正常範圍,只有少數
幾個會落在3個百分位以下,從爸媽的口中也聽不出什麼重點,反正就是不吃飯(所謂的飯就包括麵及其他主食及正餐)。有的還會吃零食,但是有的真的根據父母
的宣稱就是連零食水果也不太愛吃。遇到這種情形,而小朋友檢查起來也很正常的情況下,就給父母一些基本飲食原則的衛教並一些開胃藥。
不過自從藍藍開始吃副食品之後,藍爸才真正體會到,原來「小孩不吃飯」真的是對於照顧者的一種折磨。
一
開始藍藍吃媽媽做的副食品還真的滿順利的,五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吃十倍粥,漸漸變成糙米白米粥、糙白米八倍粥、糙白米六倍粥等,當中還慢慢5-7天加進其他
食材,包括青江菜、高麗菜、紅蘿蔔、地瓜葉、綠花椰菜、南瓜、洋蔥、蘋果泥、珍鱺魚、鯛魚、雞肉、蛋黃、蛋白、香蕉、芭樂、葡萄、筊白筍、豆腐等食材。副
食品也漸漸從一天一次,變成一天兩餐,每次的量也逐漸從25g慢慢增加到快200g。
當
時覺得餵副食品只是要花點時間準備食物而已,藍藍吃得真的很不錯,也沒有遇到什麼過敏的食物或真正討厭的食物。而且副食品吃上來之後,體重也增加的很理
想,便便的性狀頻率也很OK,都是成形的軟便只是有點臭。我們當時就覺得應該可以很順利餵到一歲,然後漸漸把母奶給停掉。
不
過一切美好的期待就在歡喜迎接第一顆牙齒之後變了樣。藍藍9個月又20天發了第一顆牙,之後就不太愛吃副食品了,漸漸發現其實是粥很不愛吃,倒是白飯吐司
等比較固體的食物是可以接受的。當時藍媽曾經很難過很灰心地把努力準備的副食品全部丟掉,不過想想如果大人吃的飯藍藍可以接受的話,也沒關係,那就大人吃
飯的時候,分一些不油不鹹的食物出來給藍藍吃吧。
「才長一顆牙,就不吃軟飯了」當時我心裡這樣OS。
但
是藍藍漸漸也對這些食物都不太感興趣了,只能讓他邊玩玩具,或是藍爸在一旁唱歌跳舞,才能勉強把一餐吃完。有時候吃一餐需要用上二三十種以上的花樣都有可
能。也曾經一頓飯吃3個小時才吃完,藍爸藍媽都累翻了。我們並不會給藍藍額外的零食,他從不吃嬰兒零食包括任何牙食、米餅等,從不喝果汁,不過量吃水果,
餐餐之間大多隔3-4小時以上。但是藍藍對於食物就是完全沒興趣,有時候一開始看起來好像很餓,但實際上吃了2-3口也就不會很想吃了。雖然副食品吃得
差,但是因為藍藍還有在喝母奶,所以熱量一部分從母奶補充進來,所以短時間還不至於造成生長遲緩,但是長期下來,對於各方面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其實是不夠
的。
因此,最近就再來仔細讀讀這份今年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專家會議制定出來的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看起來藍藍歸類上是屬於「胃口有限」型,活潑好動,對於環境的興趣遠高於食物,最佳的方式就是規律用餐增加飢餓感以及減少用餐干擾,並且還要謹記一個原則「父母決定用餐時吃什麼,孩子自己決定要吃多少」,這樣認真地實行之後,第一個明顯感覺藍爸藍媽的壓力變小了,而且藍藍的餵食困難情形也有慢慢得到了一些改善,下面這篇是藍爸最近整理的一點小小的心得。
小孩不吃飯怎麼辦-淺談幼兒餵食困難
藍爸的育兒筆記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小孩不吃飯怎麼辦-淺談幼兒餵食困難
經常都會有父母抱怨小孩子不吃飯,而且奇怪的是,這種不吃飯的小孩子大部分看起來營養還不錯,身高體重也都落在正常範圍內,有的身高體重甚至在高標的位置。但是根據家長的說法,就是不吃飯,而且長達數個月,數年都有。小孩不吃飯,那是吃什麼呢,怎麼會活呢?也常常問起來結果更令人吃驚,竟然不只不吃飯,其他東西也不吃。
遇到這種問題,那時候的我通常心理的OS是,@#$%,怎麼可能,難道小孩子是神仙還是外星人啊,怎麼可能都不吃飯還可以活這麼久。
不過現在當了爸,就漸漸可以體會小孩不吃飯是怎麼一回事,而且這真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難怪這麼多家長會抱怨小孩不吃飯。
一般所謂「不吃飯」只是個籠統而模糊的描述,通常就是指嬰幼兒的餵食困難,根據Dr. Benny Kerzner及Dr. Irene Chatoor的分類,常見幼兒餵食困難問題可分為「感官選擇性挑食」、「父母過度擔心」、「胃口有限」、「畏懼進食」、「具有潛在疾病」和「被忽視」六大類。
可以先用體重是否正常為標準分為兩種,這兩種可以再細分為各種不同的原因,根據原因可以找到一些對策。
「父母過度擔心」的寶寶通常身材比例與差不多,甚至比父母還好,不過父母卻以為寶寶的營養攝取不足。這種寶寶的飲食攝取是正常的,孩子只是吃飽了,所以不想再吃,而且營養也夠孩子循自己的體質比例正常生長。這種類型其實是要衛教治療父母而不是小孩子,對岸因為一胎化政策,獨生子女常常都會有這種現象。
「胃口有限」型,可以說是好奇寶寶,精力非常旺盛,很少會餓也很容易飽,吃飯時候很容易分心想玩,對環境跟玩耍的興趣遠高於食物。經常父母會用盡各種方法,嘗試各種玩具遊戲,哪怕只是一口也好。改善方式包括規律用餐時間以促進肌餓感與胃口,正餐間至少隔4小時,用餐時也要盡量減少干擾。藍藍正是屬於這一型的,藍爸藍媽每餐都用盡各種方法,只求能把一小碗食物吃完,真正領教到什麼叫做「小孩不吃飯」。後來開始較嚴格執行規律的用餐時間,這種情形就有漸漸改善了。
「畏懼進食」是比較特別的例子,通常是經歷過很不愉快的餵食經驗造成的。比如說嚴重的嗆到,或是用鼻胃管餵食過。典型的表現是清醒的時候非常恐懼且抗拒進食,但是在放鬆想睡覺時會吸奶瓶。如果改變餵食的型式與器具而且趁半睡放鬆時餵食都還是效果不好,就需要尋求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幫助。
「被忽視」的寶寶往往顯得較退縮與抑鬱,從旁觀察會發現寶寶和照顧者之間缺少微笑或是眼神互動的表現。通常原因是照顧者的疏忽,在家庭與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較容易出現這種情形,嚴格講起來也算是兒虐的一種表現。餵食困難與生長遲緩只是長期兒童「被忽視」的一個結果,若不從照顧者的層面著手,很難解決表面上的餵食困難。
上面的表格是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專家會議根據現有的證據整理做出的綜合建議,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這個「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另外也有一些專家寫了一些不錯的建議,湯醫師在嬰兒與母親雜誌上的這篇「7對策、9原則 搞定寶寶餵食問題」也有很精闢的解說,另外有一個亞培公司做的IMFeD工具,也可以參考一下。
幼兒餵食困難的問題困擾很多家庭,研究看起來約20%到60%的孩子會有或多或少的飲食問題,有的是覺得吃得不好、有的是挑食吃太少,或是吃太多垃圾食物。這六大類型大概可以涵蓋8成以上的餵食問題,給家長與臨床醫師處理一個很好的指引。
兒科醫學會的專家會議也提出了一些很不錯的大原則,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不知道各位把拔馬麻們這幾點做對了幾項呢:
基本餵食原則好好實行了,父母也盡力了,但是如果孩子還是不吃飯,建議還是要找小兒科醫師做專業的評估與協助。
參考資料:
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
http://www.pediatr.org.tw/member/bedside_info.asp?id=18
IMFeD工具書
http://www.imfed.com.tw/imfed/
7對策、9原則 搞定寶寶餵食問題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7B20AA22298819B7
一般所謂「不吃飯」只是個籠統而模糊的描述,通常就是指嬰幼兒的餵食困難,根據Dr. Benny Kerzner及Dr. Irene Chatoor的分類,常見幼兒餵食困難問題可分為「感官選擇性挑食」、「父母過度擔心」、「胃口有限」、「畏懼進食」、「具有潛在疾病」和「被忽視」六大類。
可以先用體重是否正常為標準分為兩種,這兩種可以再細分為各種不同的原因,根據原因可以找到一些對策。
一、家長抱怨孩子不吃飯,但寶寶長得非常的正常,對照父母的身高體型的標準也在正常範圍內。要考慮下面四種情形,包括:「感官選擇性挑食」、「父母過度擔心」、「胃口有限」、「畏懼進食」
「感官選擇性挑食」就是寶寶因為食物的味道、口感、外觀等因素而持續拒絕吃某些食物,簡單的說就是挑食。將食材做變化烹調可以改善這個問題,比如不吃綠色青菜,就把青菜混入其他喜歡的食物烹調。「父母過度擔心」的寶寶通常身材比例與差不多,甚至比父母還好,不過父母卻以為寶寶的營養攝取不足。這種寶寶的飲食攝取是正常的,孩子只是吃飽了,所以不想再吃,而且營養也夠孩子循自己的體質比例正常生長。這種類型其實是要衛教治療父母而不是小孩子,對岸因為一胎化政策,獨生子女常常都會有這種現象。
「胃口有限」型,可以說是好奇寶寶,精力非常旺盛,很少會餓也很容易飽,吃飯時候很容易分心想玩,對環境跟玩耍的興趣遠高於食物。經常父母會用盡各種方法,嘗試各種玩具遊戲,哪怕只是一口也好。改善方式包括規律用餐時間以促進肌餓感與胃口,正餐間至少隔4小時,用餐時也要盡量減少干擾。藍藍正是屬於這一型的,藍爸藍媽每餐都用盡各種方法,只求能把一小碗食物吃完,真正領教到什麼叫做「小孩不吃飯」。後來開始較嚴格執行規律的用餐時間,這種情形就有漸漸改善了。
「畏懼進食」是比較特別的例子,通常是經歷過很不愉快的餵食經驗造成的。比如說嚴重的嗆到,或是用鼻胃管餵食過。典型的表現是清醒的時候非常恐懼且抗拒進食,但是在放鬆想睡覺時會吸奶瓶。如果改變餵食的型式與器具而且趁半睡放鬆時餵食都還是效果不好,就需要尋求專業醫師及營養師的幫助。
二、孩子不吃飯,而且身高體重落在正常範圍以下。首先需要考慮是:「具有潛在疾病」和「被忽視」的問題,然而前述的四種情形若是較嚴重而且持續較久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生長。
「具有潛在疾病」。有些消化道疾病、過敏、腫瘤、或是代謝疾病都會造成胃口很差以及餵食問題,如果身高體重明顯落在正常範圍以下,或是有合併其他明顯的問題,都應該積極做檢查診斷潛在的疾病,以對症治療解決根本問題。「被忽視」的寶寶往往顯得較退縮與抑鬱,從旁觀察會發現寶寶和照顧者之間缺少微笑或是眼神互動的表現。通常原因是照顧者的疏忽,在家庭與社經地位不佳的家庭較容易出現這種情形,嚴格講起來也算是兒虐的一種表現。餵食困難與生長遲緩只是長期兒童「被忽視」的一個結果,若不從照顧者的層面著手,很難解決表面上的餵食困難。
[表]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 |
上面的表格是台灣兒科醫學會的專家會議根據現有的證據整理做出的綜合建議,詳細內容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這個「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另外也有一些專家寫了一些不錯的建議,湯醫師在嬰兒與母親雜誌上的這篇「7對策、9原則 搞定寶寶餵食問題」也有很精闢的解說,另外有一個亞培公司做的IMFeD工具,也可以參考一下。
幼兒餵食困難的問題困擾很多家庭,研究看起來約20%到60%的孩子會有或多或少的飲食問題,有的是覺得吃得不好、有的是挑食吃太少,或是吃太多垃圾食物。這六大類型大概可以涵蓋8成以上的餵食問題,給家長與臨床醫師處理一個很好的指引。
兒科醫學會的專家會議也提出了一些很不錯的大原則,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不知道各位把拔馬麻們這幾點做對了幾項呢:
基本餵食原則 |
參考資料:
台灣兒科醫學會-台灣餵食困難兒童診斷及處置建議
http://www.pediatr.org.tw/member/bedside_info.asp?id=18
IMFeD工具書
http://www.imfed.com.tw/imfed/
7對策、9原則 搞定寶寶餵食問題
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7B20AA22298819B7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將相片及檔案按照日期放入資料夾的迷你小工具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跟我一樣有這樣的錯覺,總覺得寶貝從出生開始的每一天都長得不太一樣,而且超級無敵可愛,無時無刻都想要捕捉寶貝最美麗最可愛的笑容。
不過當寶貝的相片一多起來,要整理起來就有點費事,有時候要花一些時間把相片分日期放入一個一個資料夾,有時候久久做一次整理,就覺得這種重複地建資料夾搬檔案還真的有點花時間。
不過當寶貝的相片一多起來,要整理起來就有點費事,有時候要花一些時間把相片分日期放入一個一個資料夾,有時候久久做一次整理,就覺得這種重複地建資料夾搬檔案還真的有點花時間。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要給寶寶喝果汁嗎?聰明的爸媽應該要知道:「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果汁攝取的建議」
很多人一開始添加的幾樣副食品中,可能就包含了果汁。因為果汁甜度高,寶寶往往接受度很好。結果不知不覺果汁攝取過多了,造成了營養不良、肥胖或是蛀牙。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黃小藍的第一份副食品:十倍粥
寶寶到了4-6個月的時候,是開始餵食副食品的關鍵時間,有的寶寶因為太慢開始後來就缺乏對食物的興趣而錯失訓練副食品的黃金時間,導致營養不良。
藉著我們一開始給黃小藍副食品的經驗,希望提供給不知所措的爸媽一個參考。
藉著我們一開始給黃小藍副食品的經驗,希望提供給不知所措的爸媽一個參考。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寶貝的生長發展評估DIY,你也可以自己評估看看,很簡單喔!
這裡要來介紹一個藍爸自己設計的工具,可以提供專業的生長與發展評估,讓爸媽可以在幾分鐘內了解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BMI是否正常;語言發展、社交發展、精細動作與粗動作發展是提早或是遲緩。
訂閱:
文章 (Atom)